三伏天养生吃什么?三类黄金食材助你轻松度夏

三伏天养生吃什么?三类黄金食材助你轻松度夏

清热解暑、健脾养胃、驱寒暖身,三类食物打造三伏健康屏障。

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,2016年的酷热三伏天即将拉开帷幕。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7日正式开始,一直持续到8月25日结束,总共40天。具体分为:初伏7月17日-26日(10天),中伏7月27日-8月15日(20天),末伏8月16日-25日(10天)。

作为一年中气温最高、湿度最大的时期,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,其特点是高温潮湿、闷热难耐。古人称“伏”为潜伏之意,提示我们在酷暑当头时应当减少剧烈活动。那么,如何通过饮食调整来应对这段“苦夏”呢?三类食材助你健康度夏:

一、小麦制品:能量与营养的黄金来源

民间素有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的饮食智慧。这些由小麦制成的食物不仅提供充足能量,更富含B族维生素,特别适合三伏天食用。

小麦麸这一常被丢弃的部分,实则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。它能有效缓解心烦、消除口渴症状。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,小麦麸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、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物质。定期食用对预防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积极作用。

超市中价格实惠的小麦麸,食用方法灵活多样:

早餐时加入牛奶,简单煮沸即可

熬小米粥时适量添加

与豆浆搭配饮用,营养丰富且易消化

二、苦味食物:天然的清热解暑剂

三伏天人体出汗多、消耗大,营养专家建议主动摄入苦味食物来补充体力、防暑降温。苦菊、芹菜、茴香、香菜、苦瓜、萝卜叶等苦味食材中富含的生物碱,能发挥清热解暑、促进血液循环和舒张血管的功效。

除饮食调整外,三伏天还需:

保持清淡饮食规律

确保充足睡眠

进行适度运动

做好心理调节,静心安神、戒躁息怒,防止上火

补充水分建议选择淡盐水、绿豆汤、清凉饮料等,避免用冷水冲澡,尽量选择温水沐浴。高温时段(上午10点至下午4点)应减少户外活动,外出时随身携带人丹、十滴水、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。一旦出现中暑症状,应立即移至阴凉处,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等饮品。

三、羊肉:以热制热的养生智慧

将传统冬令补品羊肉放在夏季食用,是一种独特的养生策略。现代人夏季过度贪凉,冷饮与空调的滥用常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和肌肉关节疼痛。

中医理论认为“寒则滞,暖则通”,适量食用暖性羊肉有助于发散体内滞留寒气,疏通筋脉。这正印证了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的养生智慧——生姜等热性食物同样能缓解空调引起的头痛等不适。

食用羊肉需注意:

体质偏寒者适宜食用

体质偏热者应控制摄入量

高蛋白特性可能引发过敏反应

推荐炖煮或涮火锅的烹饪方式

三伏养生需综合调理:合理搭配小麦制品的能量供给、苦味食物的清热功效以及羊肉的温通作用,辅以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,方能有效应对高温高湿的“苦夏”挑战。

你可能会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