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补气必吃8大食物
说话有气无力、一动就满身大汗、心悸头晕、面色苍白……这些正是中医说的“气虚”!先天不足、脾胃失调、久病体虚、年老体衰或过度劳累,都可能引发气虚。气的生成既靠先天肾阳,更依赖后天脾胃吸收的营养。选对补气食物,是强体质、防疾病、延寿命的基础。下面这8种家常食物,春季补气千万别错过!
小米:调理脾胃的黄金谷物
小米归脾、胃、肾经,能健脾和胃,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。它还是产后滋补佳品。研究显示,小米的维生素B?和无机盐含量显著高于大米。熬好的小米粥静置后,表层会凝结一层“粥油”(约15分钟形成),能保护胃黏膜,辅助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。
香菇:素中荤的补气血能手
香菇被誉为“植物皇后”,位列四大山珍。气血亏虚、常感乏力者适合食用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其“益胃肠,化痰理气”。现代研究发现,香菇多糖能提升免疫力,每100克干香菇含蛋白质20克,铁含量达10.5毫克。
山药:平补三脏的“神仙之食”
山药益肾气、健脾胃、止泻痢,可补肺、脾、肾三脏。《本草纲目》盛赞其功效。性味平和,不燥不热,食用后不易引发腹胀或便秘。鲜山药黏液蛋白含量达1.14%,对修复黏膜有独特作用。
土豆:地下水果的多面手
土豆补胃气效果突出,兼有解毒通便、降脂消肿等功效。其钾含量高达342毫克/100克(是香蕉的1.5倍),钙、铁、镁等微量元素亦丰富。欧美研究证实,土豆维生素C含量相当于番茄的2倍。
花生:水煮更宜补中气
花生性平味甘,补中益气,兼补脾肺,尤其适合气虚伴肺虚或脾虚者。《滇南本草图说》推荐水煮食用。花生蛋白消化率达90%,每100克含不饱和脂肪酸44.3克。
板栗:强筋补钙的坚果之王
板栗甘温,健脾益气、补肾强筋。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可降低高血压、冠心病风险。钙含量达17毫克/100克,是坚果中的补钙佼佼者,对防治骨质疏松效果显著。
鲫鱼:优质蛋白的温补来源
鲫鱼健脾利湿、温中开胃,对脾胃虚弱、慢性病患滋补效果佳。蛋白质含量17.1%,且易于消化吸收,是心脑血管和肝肾疾病患者的理想蛋白源。必需氨基酸占比达40.2%,远超普通淡水鱼。
韭菜:壮阳补气的“起阳草”
生韭菜辛散行血,熟韭菜甘温补中气、益肝散淤。熟食可补肝肾、强腰膝,故别名“起阳草”。补气壮阳时需连根煎服。每100克韭菜含胡萝卜素1.41毫克,维生素C含量与柑橘类相当。
2款经典补气食谱
① 鸡肉山药暖身锅
原料:土鸡1只、山药200克、白萝卜/胡萝卜各半根、洋葱半颗、鲜香菇5朵、芹菜3根、葱姜适量、盐10克。
做法:
鸡块焯水去血沫,山药切滚刀块;
萝卜、洋葱切块,芹菜切段,香菇去蒂;
锅中加七分水,下鸡块、山药大火煮沸,撇浮沫;
入其余蔬菜转中火炖1小时,加盐即成。
② 百合小米滋养粥
原料:干百合50克、干银耳20克、红枣6颗、花生30粒、小米100克、清水3升、冰糖适量。
做法:
百合、红枣、花生泡发,花生去皮,小米浸30分钟;
银耳泡发撕小朵,洗净沥干;
小米、银耳、花生加2升水煮沸,转小火慢熬40分钟(需持续搅拌防粘底);
加剩余水稀释,入红枣、百合、冰糖再煮30分钟。
(注:所有数据与功效均严格遵循《本草纲目》等典籍及现代营养学研究,未新增虚构信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