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养生正当时!营养师推荐的7种秋季黄金食材
8月23日0时38分迎来处暑节气,气温从酷热向寒凉过渡的季节正式开启。
秋风吹起,空气湿度显著下降,口干舌燥、皮肤紧绷、便秘等“秋燥综合征”悄然来袭。
养生专家建议:晨起一杯温水唤醒身体,搭配柔润性食物,是抵御秋燥的黄金法则。
下面这7种时令食材,堪称秋季养生“天然防护盾”。
一、黄秋葵:蔬菜界的补肾明星
要说蔬菜中的明星食材,非黄秋葵莫属。
它开着明黄色花朵,果实形似辣椒,清炒或搭配鸡蛋烹饪,口感鲜嫩爽滑。
科学研究发现,黄秋葵的强肾健体功效在蔬菜中尤为突出,其黏液蛋白可增强血管弹性,氨基酸含量更是达到普通蔬菜的1.8倍。
二、莴笋:代谢调节高手
莴笋茎叶中富含的碘元素,对人体基础代谢率提升至关重要。
值得注意的是,莴笋叶营养价值远超茎部——维生素C含量达到茎部的3倍以上,膳食纤维占比高达2.1%。
秋季咳嗽频发人群适当食用莴笋叶,能有效缓解呼吸道不适。
三、桃子:秋补“软黄金”
秋季食桃正当时,民间素有“补秋膘”的传统。
中医理论中,桃肉性温味甘,具有双重复合功效:既能补气养血,又可养阴生津。
每百克桃肉含铁量达0.8毫克,钾元素含量为197毫克,对维持电解质平衡效果显著。
四、柿子:天然润燥剂
对抗秋燥,柿子堪称水果界的“消防员”。
其维生素含量超越普通水果1-2倍,葡萄糖占比高达18%,在滋润黏膜组织方面效果显著。
但需注意:空腹食用易形成胃柿石,建议餐后食用并控制每日摄入量在200克以内。
五、南瓜:营养储蓄罐
南瓜家族营养丰富,新老成员各有千秋。
嫩南瓜维生素C含量达到每百克21毫克,葡萄糖占比4.2%;而老南瓜则富含钙(89mg/100g)、铁(1.5mg/100g)及胡萝卜素(890μg/100g)。
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,兼具补中益气和消炎止痛双重功效。
六、豆腐:植物蛋白之王
看似普通的豆腐,实则是营养“全能选手”。
其优质蛋白含量高达8.1%,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,大豆异黄酮含量达每百克23.5毫克。
这些成分协同作用,既能促进毒素代谢,又能维持皮肤水润度,素有“植物肉”美誉。
七、莲藕:秋燥克星
秋令鲜藕正当季,是破解秋燥的“密钥食材”。
每百克藕段含碳水化合物17克,膳食纤维占比2.6%,维生素K含量达40μg。
中医强调其性温收敛,既能养阴清热,又可补肺养血——清炒凉拌可清热生津,炖煮煲汤则健脾开胃。
秋季养生八要点:中医专家核心建议
对抗“秋乏”的5个科学方案
7款养生茶配方:润燥养肺两不误
科学提示:秋补需因人制宜,虚寒体质者慎食寒凉食材,湿热体质者避免大温大补,均衡摄入才是养生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