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养生润燥正当时!这7种白色食物助你轻松应对“秋燥”
中医强调,秋季是养生进补的黄金期。但需注意,胃肠功能减弱、抵抗力下降的人群需警惕急性胃肠道疾病。脾胃虚弱者应减少粗纤维高淀粉食物摄入;萎缩性胃炎患者适合饮用酸奶;胃酸不足者每餐可食用2-3个新鲜山楂以促进消化。
润燥是秋季养生的核心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退休中药师林英元指出,“润秋燥、食‘清白’”是传统智慧,白色食物能有效滋阴润燥,维护呼吸系统健康。以下7种白色食物,助你科学应对秋燥:
1. 燕麦:控糖护心“全能选手”
燕麦早期在海外被用作药材,其富含维生素B、E及可溶性膳食纤维,可显著降低血液胆固醇与血糖水平,改善便秘并促进血液循环。每100克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10.6克,是减肥和控糖的理想主食。
推荐吃法:鸡蛋与燕麦搭配,兼顾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需求。加入嫩菠菜碎和瑞士奶酪,营养更均衡。
2. 银耳:平价“菌中滋补品”
银耳性平味甘,归肺、胃、肾经,具生津润肺、滋阴养胃之效,尤适肺燥干咳、胃肠燥热便秘者。其胶质成分能直接滋润呼吸道黏膜,被誉为“菌中之冠”,且滋润不腻滞,适合体虚及阴虚内热人群。
注意:风寒咳嗽者慎用。
3. 雪梨:润肺止咳“百果之宗”
梨性凉微寒,能润肺清燥、止咳化痰,缓解秋季口干便秘、痰黄烦渴。虚寒体质者宜蒸煮后食用(如冰糖炖梨),避免生吃加重腹泻。
数据支持:梨的含水量达85%,同时含钾、镁等矿物质,可快速补充体液。
4. 淮山药:健脾益肺“平补上品”
山药含丰富黏液蛋白,能滋阴养肺、改善微循环,对慢性气管炎、心绞痛有辅助疗效。每100克山药含1.9克蛋白质及16毫克维生素C,烹饪时需切后浸水防氧化。
推荐吃法:炝炒、煮粥或煲汤,适合各类体质。
5. 百合:安神润肺“双效食材”
百合含生物素、秋水碱等生物碱,可安定情绪、镇咳平喘,改善肺功能。鲜品效果优于干品,日摄入量干品≤20克、鲜品≤30克。风寒咳嗽及脾虚者忌食。
研究对比: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连续食用百合两周,咳嗽频率显著降低。
6. 白萝卜:清热化痰“十月人参”
萝卜性凉味甘,能清热生津、顺气化痰,莲藕萝卜炖牛腩是经典润燥菜。其汁液可辅助治疗热性哮喘(配麦芽糖增强功效)。
古籍佐证:《本草纲目》称其为“蔬中最有益者”。
7. 莲子:强心安神“营养库”
莲子含β-谷甾醇及丰富钙、磷、铁(每100克含钙89毫克、磷285毫克),兼具镇静、强心、抗衰功效。莲子芯味苦,可清热安神,开水浸泡饮用可缓解高烧烦躁。
注意:保健食疗时建议保留莲芯。
食用贴士:
体质适配:阳虚者搭配生姜、陈皮;湿热体质先清湿热再润燥;糖尿病患者限食高糖水果如梨。
烹饪原则:白色食物宜炖、煮,避免煎炸破坏滋阴成分。
内外兼顾:每日饮水≥1.5升,配合合谷穴按摩(增强免疫力)、三阴交穴按摩(缓解口干便秘),环境湿度维持在50%-60%。
秋燥来袭,用对白色食物,让身体由内而外“润”起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