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祛湿热全攻略:饮食搭配+经典食疗方,助你平稳过仲春

春分祛湿热全攻略:饮食搭配+经典食疗方,助你平稳过仲春

昼夜平分的春分时节,体内湿气与肝火交织成健康隐患,一碗粥、一盘菜的智慧藏着平衡之道。

春分节气属仲春,人体内肝气旺盛而肾气偏弱,失眠发生率显著上升。中医认为,失眠多因心火不下通于肾,肾水不能上济于心,导致阴阳失交、水火不济。此时需通过规范作息、调节情绪及针对性饮食,系统性预防湿热困脾引发的健康风险。

一、春分饮食调养三原则

省酸增甘,调和肝脾

春分时节肝气过旺易损伤脾胃,需减少山楂、柠檬等酸性食物摄入,适当增加山药、大枣、蜂蜜等甘味食材。甘味能缓和中焦,防止肝气过旺克伐脾胃,维持消化系统平衡。

寒热均衡,阴阳互补

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,必佐以葱、姜、酒等温性调料;

食用韭菜、大蒜等助阳类菜肴时,搭配蛋类等滋阴食材。

此类搭配可中和食物偏性,避免因过寒或过热打破体内阴阳平衡。

多食时令菜,慎补忌辣

春季时令菜如香椿、荠菜、春笋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,可疏肝理气、清解郁热。相较于膏方、人参等滋补品,更推荐清淡平补的食材,同时严格避免辣椒、冷饮等刺激物,减轻肠胃负担。

二、祛湿热明星食材及科学搭配

食材性味与功效食用注意经典搭配薏仁性凉味甘,健脾利湿而不伤正气虚寒体质慎用薏仁红豆粥、山药薏米羹赤小豆利水消肿,解毒排脓需长期食用见效赤小豆鲫鱼汤、红豆茯苓糕香椿性寒味苦,清热解毒,富含维生素E焯水去除亚硝酸盐香椿炒蛋、香椿拌豆腐泥蒿降火疏肝,清肠通便脾胃虚寒者少食泥蒿炒腊肉、清炒泥蒿茯苓性平味甘,利水渗湿健脾可长期食用茯苓粥、四神汤

新增推荐:

芹菜:富含钾与膳食纤维,搭配百合、腰果清炒,可平肝降压、利水消肿;

芡实:健脾止泻,与白扁豆煮粥,缓解春分湿困脾胃引发的乏力;

鱼腥草:清肺解毒,凉拌食用可利尿通淋,改善湿热型皮肤问题。

三、三道经典祛湿热食疗方

1. 黄芪大枣莲子粥

材料:黄芪30克(煮水取汁)、粳米100克、大枣15克、莲子15克。

功效:黄芪补气行血,大枣养血安神,莲子益肾固精。此粥能缓解春困乏力,提升脾胃运化能力,适合气血亏虚人群。

2. 凉拌鱼腥草

材料:鱼腥草250克,精盐、辣椒油少许。

做法:鱼腥草盐水浸泡后凉拌,清肺解毒,通便利湿。对湿热引发的皮肤湿疹、痰热咳嗽效果显著。

3. 太子参陈皮茶

材料:太子参3克、大枣3个、陈皮3克,沸水冲泡代茶饮。

作用:太子参补气生津,陈皮理气化痰,每日3杯可健脾胃、化痰湿,维持肝胆气血循环通畅。

四、地域智慧:岭南“吃春菜”习俗

岭南地区春分有食野苋菜(春碧蒿)的习俗,与鱼片共煮成“春汤”,寓意洗涤肝肠、阖家安康。现代营养学证实,春菜富含膳食纤维与矿物质,可促进代谢湿浊,搭配鱼肉蛋白更形成阴阳互补的优质膳食结构。

程波敏(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)提醒:春分养生需“三同步”——饮食忌大寒大热,起居防倒春寒,运动避大汗伤阳。一碗祛湿粥、一杯理气茶,顺应天时的微调,恰是中医平衡智慧的鲜活注脚。

你可能会喜欢